在社会医疗急救等知识的培训中,比如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都进行心肺复苏(CPR)、海姆立克急救法(气道异物梗阻处理)和外伤止血包扎之类,这些培训无一例外都是在不依赖药物的情况下进行的徒手或者简单用具的培训,其实在社会上还有很多技能可以在现场急诊急救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应对多种紧急情况:
一、急性中毒急救
毒物接触处理。皮肤/眼睛接触: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化学物质灼伤),部分物质,如遇水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热量和其它有毒物质,产生二次伤害则不能用水清洗。吸入性中毒:迅速转移至通风处,保持呼吸道通畅。误食中毒:不要盲目催吐,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保留毒物样本或包装供医生参考。特殊案例:一氧化碳中毒需立即脱离环境,给予高流量氧气。药物/酒精过量:保持患者侧卧位(防止呕吐窒息),监测呼吸和意识,及时送医。
二、烧伤与烫伤处理
轻度烧伤(皮肤发红/小水泡):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20分钟(不要直接冲洗患处),覆盖无菌纱布,避免弄破水泡,忌用牙膏、酱油等偏方涂抹。重度烧伤(皮肤焦黑、大面积损伤):用干净布料覆盖伤口,保护创面,防止感染,避免自行处理粘连衣物,尽快送医。
三、中暑与热射病急救
热痉挛/热衰竭:转移至阴凉处,补充含电解质饮料(如淡盐水),解开紧身衣物。热射病(体温>40℃、意识模糊):快速降温:用冰袋敷颈部、腋窝、腹股沟,冷水擦拭全身,同时拨打急救电话。
四、骨折与关节损伤处理
闭合性骨折:用夹板或硬质材料(如木板、杂志)固定患处,避免移动伤肢,冷敷减轻肿胀。开放性骨折:先止血(加压包扎),再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固定后送医。扭伤(如踝关节)遵循RICE原则:休息(Rest)、冰敷(Ice)、加压包扎(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
五、癫痫发作处理
保护患者:移开周围危险物品,垫软物保护头部,不要强行按压肢体或塞入硬物到口中,保持呼吸道通畅,发作结束后帮助患者侧卧,清理口腔分泌物,观察恢复情况。首次发作、持续>5分钟、连续多次发作或伴有外伤,意识恢复后有明显的不同于正常的行为等要及时送医。
六、过敏性休克急救
识别症状,皮肤红肿、呼吸困难、血压骤降、意识模糊(常见于药物、食物或昆虫叮咬过敏等)。紧急处理:拨打急救电话并及时送医,保持平卧位并抬高双腿(预防过敏性休克)。
七、低血糖急救(相关病史)
轻症处理:意识清醒者立即口服15-20克快速升糖食物(如葡萄糖片、含糖饮料、碳水食物)。重症处理:意识模糊者勿强行喂食,侧卧位防止误吸,立即送医静脉注射葡萄糖。
八、触电与雷击急救
脱离电源:用干燥绝缘物体(如木棍)挑开电线,切勿徒手触碰伤者。检查生命体征:无呼吸心跳者立即进行CPR(确保环境的绝对安全),烧伤部位按烧伤处理,注意可能存在不可见损伤(如电击后心脏损伤)。
九、动物咬伤处理或物体的刺伤
伤口清洁:动物咬伤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减少狂犬病毒风险。及时就医注射狂犬疫苗和破伤风抗毒素,深部伤口需清创缝合(部分伤口需要扩创避免厌氧菌等感染)。
十、突发意识丧失的初步应对
快速评估:检查呼吸、脉搏、瞳孔反应,判断是否为心脏骤停、中风或低血糖等。心脏骤停患者立即CPR,如出血性卒中导致的颅内压升高造成的昏迷要及时的开放气道,将头部偏向一侧 避免呕吐物进入气道,及时拨打120及送医。
以上是一部分社会中遇到的需要急诊急救的疾病和处理方法,如无相关急救经验切勿盲目施救,可以及时拨打120,让急救人员指挥处理。